“人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城市像一本书,透过城市的建筑我们来阅读它。 哈尔滨是座只有百余年历史的城市,却是一个注定有特色的城市。对于初次来哈尔滨的人有两个必去之处,一个是索菲亚教堂、一个是中央大街,它们是哈尔滨历史、建筑和风情的代表。 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伴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开始,新城市的中心确定在城市的最高点南岗(旧称秦家岗),开始兴建东正教堂、铁路官员和员工住宅及当时西方正流行的新艺术风格的官方建筑,如圣尼古拉教堂、铁路局大楼、莫斯科商场和铁路技术学校等,这些构成了早期哈尔滨建筑的基本风貌,这些建筑从一开始就带着浓郁的异国情调。 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后,大批俄国人和其他国家的移民带着西方文化一同沿铁路源源不断进入东北,先后有二十几个国家设立领事馆,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商人、资本家到哈尔滨经商,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哈尔滨是一个移民城市,也决定了这个城市的移民文化特性——城市文化的融合,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混搭。在中央大街步行街及周边就矗立着数十座造型别致、匠心独具的巴洛克、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使得哈尔滨人的性格既有做人做事的勤恳朴实特征,又有内心世界的优雅浪漫情怀,其中对哈尔滨人民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当时在哈最多的俄国人,他们的文化和生活饮食习惯在哈尔滨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夏夜松花江畔流淌着的手风琴和小提琴的合鸣、中央大街上马迭尔宾馆门口常年热销的马迭尔冰棍、宾馆对面永远有人排队等候购买的华梅西餐厅面包,还有秋林公司地下商场熙熙攘攘人群争购的秋林红肠和格瓦斯,早已成为哈尔滨最具异国情调的景色。 中东铁路通车使城市崛起之时,也吸引了大批闯关东的中国外乡人,他们聚居在城市建设规划之外的道外(旧称傅家甸)。这块区域以截然相反的姿态分庭抗礼,成为上个世纪前三十多年名扬全国的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一时间菁华荟萃、奢靡喧嚣,老道外的建筑更以其独特的中华巴洛克风情绽放奇异的光彩。其时的道外遍布各种商号,有各种市场、餐馆和小吃店,一派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今天在道外还可以找到当年老字号的饮食口味。 上世纪建国后,哈尔滨城市建筑体现了苏联建筑特色,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楼、工人文化宫等,建筑风格以折衷主义为主,但已经不是纯正的西方建筑风格了。 进入新世纪,哈尔滨借助冰雪文化大力开发旅游,冰雪大世界成为最著名的景点,也是最独特的冰雪建筑,夜晚来临景区内的冰雕五彩斑斓、晶莹剔透,如潮游人犹如进入梦幻世界。同时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新的地标建筑,如哈尔滨大剧院等,这座地标建筑不仅与周边的优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更好地展示了哈尔滨自身的城市特点以及粗犷、雄壮而富有活力的北方艺术特征。 一首俄国女诗人的诗或许最适合我心目中的哈尔滨: 我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一切往事如云烟再现。 哈尔滨教堂的钟声想起, 城市裹上洁白的外衣。 无情的岁月悄然逝去, 异国的晚霞染红了天边。 我到过多少美丽的城市, 都比不上尘土飞扬的你。 冰封的松花江面上一位女士凝望着平行矗立的新旧两座江桥,如同凝望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br />
前面的老江桥就是1903年正式通车的中东铁路滨州铁路大桥,运营了一百一十一年后,于2014年4月9日正式退役,同时与旧桥相邻的崭新的城际高铁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正式投入使用。<br />
老江桥与哈尔滨这座城市同龄,它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这座桥见证了哈尔滨作为远东文化经贸中心的诞生和飞速成长,见证了清末、民国、日伪时期和新中国哈尔滨的历史变更。<br />
如今老江桥和桥头附属建筑已经改建为中东铁路公园和主题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

冰封的松花江面上一位女士凝望着平行矗立的新旧两座江桥,如同凝望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前面的老江桥就是1903年正式通车的中东铁路滨州铁路大桥,运营了一百一十一年后,于2014年4月9日正式退役,同时与旧桥相邻的崭新的城际高铁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正式投入使用。
老江桥与哈尔滨这座城市同龄,它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这座桥见证了哈尔滨作为远东文化经贸中心的诞生和飞速成长,见证了清末、民国、日伪时期和新中国哈尔滨的历史变更。
如今老江桥和桥头附属建筑已经改建为中东铁路公园和主题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

黑龙江省博物馆原为原莫斯科商场,始建于1906年,是哈尔滨市最早的商场之一。在110年前,继南岗区中心广场(现在的红博广场)的圣·尼古拉教堂之后,在广场西侧建起了第二座建筑物就是莫斯科商场。<br />
该建筑为巴洛克建筑风格,采用流线型墙墩,窗洞和隆起的方扁型穹顶,米黄色墙面,暗红色穹窿顶,它是中东铁路早期在哈尔滨建造的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黑龙江省博物馆原为原莫斯科商场,始建于1906年,是哈尔滨市最早的商场之一。在110年前,继南岗区中心广场(现在的红博广场)的圣·尼古拉教堂之后,在广场西侧建起了第二座建筑物就是莫斯科商场。
该建筑为巴洛克建筑风格,采用流线型墙墩,窗洞和隆起的方扁型穹顶,米黄色墙面,暗红色穹窿顶,它是中东铁路早期在哈尔滨建造的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南岗区联发街1号,建于1904年,是俄罗斯花园式住宅的代表作,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官邸,现在作为南岗区博物馆。这座二层小楼为砖木结构,黄绿色调。小楼有七八种造型各异的烟囱,窗户的形状也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这一风格建筑在俄罗斯并没有兴建过,只是在哈市有5座同类型建筑,联发街1号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br />

南岗区联发街1号,建于1904年,是俄罗斯花园式住宅的代表作,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官邸,现在作为南岗区博物馆。这座二层小楼为砖木结构,黄绿色调。小楼有七八种造型各异的烟囱,窗户的形状也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这一风格建筑在俄罗斯并没有兴建过,只是在哈市有5座同类型建筑,联发街1号是其中保存最完整的。

银行街31号,原为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始建于1906年,是哈尔滨最早的城市电话局。<br />
这座浪漫主义的中世纪寨堡风格建筑外形错落有致,在局部屋顶的砖砌女儿墙上竖起哥特式的小尖塔,历经百年主体仍然非常坚固,现在作为哈尔滨医大四院的办公楼使用。

银行街31号,原为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始建于1906年,是哈尔滨最早的城市电话局。
这座浪漫主义的中世纪寨堡风格建筑外形错落有致,在局部屋顶的砖砌女儿墙上竖起哥特式的小尖塔,历经百年主体仍然非常坚固,现在作为哈尔滨医大四院的办公楼使用。

这座老楼建于1906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旧址,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br />
这座新艺术风格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券圆形的入口,而这种曲线构造的线条也成为建筑的主体风格。据说,20世纪20年代登上这座建筑上的瞭望塔楼,松花江清晰可见,整个哈尔滨一览无余。

这座老楼建于1906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旧址,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
这座新艺术风格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券圆形的入口,而这种曲线构造的线条也成为建筑的主体风格。据说,20世纪20年代登上这座建筑上的瞭望塔楼,松花江清晰可见,整个哈尔滨一览无余。

秋林公司于1904年开始修建,建筑位于大直街,建筑的平面布局比较简洁,呈L型。主入口设在大直街与奋斗路的转角处,两翼部分各有两个次要入口。建筑立面造型更为精彩,集合多种风格之特点,反映出较强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建筑。<br />
照片为一二层之间的主楼梯,楼梯栏杆是充满新艺术曲线的铸铁栏杆,生动而活泼。<br />
商场地下一层仍然在出售畅销的俄罗斯风味的红肠、大列巴(大面包)和格瓦斯。

秋林公司于1904年开始修建,建筑位于大直街,建筑的平面布局比较简洁,呈L型。主入口设在大直街与奋斗路的转角处,两翼部分各有两个次要入口。建筑立面造型更为精彩,集合多种风格之特点,反映出较强巴洛克特征的折衷主义建筑。
照片为一二层之间的主楼梯,楼梯栏杆是充满新艺术曲线的铸铁栏杆,生动而活泼。
商场地下一层仍然在出售畅销的俄罗斯风味的红肠、大列巴(大面包)和格瓦斯。

南岗区士课街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是一座东正教堂,建于1931年,为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形体复杂多样,红白相间,层次鲜明,小穹顶的帐篷顶与主体建筑上的洋葱顶前呼后应。<br />
哈尔滨曾经有大大小小五十四座教堂,当年随着圣尼古拉教堂钟声的响起,大小教堂的钟声也随着响遍全城,高高低低、叮叮咚咚、起伏蔓延,鸽群绕着教堂的穹顶飞翔。如今,教堂仅剩余不足十座。

南岗区士课街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原是一座东正教堂,建于1931年,为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外观形体复杂多样,红白相间,层次鲜明,小穹顶的帐篷顶与主体建筑上的洋葱顶前呼后应。
哈尔滨曾经有大大小小五十四座教堂,当年随着圣尼古拉教堂钟声的响起,大小教堂的钟声也随着响遍全城,高高低低、叮叮咚咚、起伏蔓延,鸽群绕着教堂的穹顶飞翔。如今,教堂仅剩余不足十座。

一位市民从哈尔滨国际饭店对面的围栏下走过,身后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br />
哈尔滨国际饭店位于红博广场(南岗中心广场)的西南角,外形像一部巨大的手风琴,前身叫新哈尔滨旅馆,于1936年建成。建筑造型简单明快,线条流畅,既体现了当时审美趣味,又具有新艺术风格因素,在整体上与周边的广场及原莫斯科商场等建筑取得和谐一致。

一位市民从哈尔滨国际饭店对面的围栏下走过,身后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哈尔滨国际饭店位于红博广场(南岗中心广场)的西南角,外形像一部巨大的手风琴,前身叫新哈尔滨旅馆,于1936年建成。建筑造型简单明快,线条流畅,既体现了当时审美趣味,又具有新艺术风格因素,在整体上与周边的广场及原莫斯科商场等建筑取得和谐一致。

索菲亚教堂是代表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地标建筑,如今已经不再行使教堂的功用,这座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周边广场和建筑也成为建筑艺术广场。<br />
索菲亚教堂1932年建成,平面布置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对称布局,十字的每个端点顶部都冠戴小洋葱顶,十字交叉点顶部为巨形洋葱头式大穹顶,成为整个建筑的控制中心,该建筑是深受拜占庭建筑影响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索菲亚教堂是代表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地标建筑,如今已经不再行使教堂的功用,这座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周边广场和建筑也成为建筑艺术广场。
索菲亚教堂1932年建成,平面布置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对称布局,十字的每个端点顶部都冠戴小洋葱顶,十字交叉点顶部为巨形洋葱头式大穹顶,成为整个建筑的控制中心,该建筑是深受拜占庭建筑影响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落雪的天气,行人匆匆走在中央大街被白雪覆盖的石板路上,前方的是装饰华丽的圣诞树,身后就是著名的马迭尔宾馆。<br />
马迭尔宾馆原名为马迭尔旅馆,俄文的意为摩登的、时髦的、现代的,音译“马迭尔”,取名正好与以新艺术运动为主的建筑风格一致,1913年建成,位于中央大街与西七、八道街交汇之间。马迭尔宾馆目前还有客房、西餐厅和冷饮厅等经营,宾馆售卖五元一只的马迭尔冰棍常年热销。<br />
马迭尔宾馆当年由俄籍犹太人经营,在1920年哈尔滨有多达两万五千的犹太人。在中央大街和通江街有多座具有欧陆文化特色兼具犹太风格的会堂、宾馆、医院、学校、住宅等建筑,如犹太新旧会堂、犹太中学等。<br />
哈尔滨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当年容留了这些受暴政迫害的犹太侨民。

落雪的天气,行人匆匆走在中央大街被白雪覆盖的石板路上,前方的是装饰华丽的圣诞树,身后就是著名的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原名为马迭尔旅馆,俄文的意为摩登的、时髦的、现代的,音译“马迭尔”,取名正好与以新艺术运动为主的建筑风格一致,1913年建成,位于中央大街与西七、八道街交汇之间。马迭尔宾馆目前还有客房、西餐厅和冷饮厅等经营,宾馆售卖五元一只的马迭尔冰棍常年热销。
马迭尔宾馆当年由俄籍犹太人经营,在1920年哈尔滨有多达两万五千的犹太人。在中央大街和通江街有多座具有欧陆文化特色兼具犹太风格的会堂、宾馆、医院、学校、住宅等建筑,如犹太新旧会堂、犹太中学等。
哈尔滨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当年容留了这些受暴政迫害的犹太侨民。

万国洋行建于1922年,原为中国大街商场,后称万国洋行。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主体后退成凹进式院落,以腰线划分上下层,底层开落地窗,屋檐上为古典式栏杆,屋顶冠以法式方座穹顶,外墙装饰简洁、线条流畅。<br />
如今这座商场里售卖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商品,外墙上挂着仿俄罗斯套娃的装饰品。

万国洋行建于1922年,原为中国大街商场,后称万国洋行。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主体后退成凹进式院落,以腰线划分上下层,底层开落地窗,屋檐上为古典式栏杆,屋顶冠以法式方座穹顶,外墙装饰简洁、线条流畅。
如今这座商场里售卖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商品,外墙上挂着仿俄罗斯套娃的装饰品。

中央大街周边散布着各种俄式西餐厅,除了在著名的华梅西餐厅去品尝火烧里脊、奶油鸡脯等俄式大菜外,还可以到一些小的西餐厅安静的品尝一杯咖啡,吃更具家常特色的土豆泥、肉饼和酸黄瓜。

中央大街周边散布着各种俄式西餐厅,除了在著名的华梅西餐厅去品尝火烧里脊、奶油鸡脯等俄式大菜外,还可以到一些小的西餐厅安静的品尝一杯咖啡,吃更具家常特色的土豆泥、肉饼和酸黄瓜。

在道里区通江街和红霞街街角有一栋红白相间的阿拉伯风格建筑,被称为鞑靼清真寺也叫土耳其清真寺。方形主体突起高高的宣礼塔,尖券拱形高窗,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征。<br />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身为白匪军官和士兵的鞑靼人来到哈尔滨,哈尔滨成为整个东亚鞑靼人的领导中心。1922年为纪念鞑靼人祖先信奉伊斯兰教1000周年修建此教堂。<br />
彼时通江街除了鞑靼人,还聚居着大群的犹太人,离整个建筑一街之隔就是犹太中学和犹太老会堂。犹太人和鞑靼人比邻而居,毛拉的宣礼声和拉比的祈祷声共同回荡在街区,哈尔滨那时真是一座自由信仰之城。<br />
一对情侣正在教堂前拍照留念。

在道里区通江街和红霞街街角有一栋红白相间的阿拉伯风格建筑,被称为鞑靼清真寺也叫土耳其清真寺。方形主体突起高高的宣礼塔,尖券拱形高窗,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征。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身为白匪军官和士兵的鞑靼人来到哈尔滨,哈尔滨成为整个东亚鞑靼人的领导中心。1922年为纪念鞑靼人祖先信奉伊斯兰教1000周年修建此教堂。
彼时通江街除了鞑靼人,还聚居着大群的犹太人,离整个建筑一街之隔就是犹太中学和犹太老会堂。犹太人和鞑靼人比邻而居,毛拉的宣礼声和拉比的祈祷声共同回荡在街区,哈尔滨那时真是一座自由信仰之城。
一对情侣正在教堂前拍照留念。

夏季的松花江畔是最理想的消暑圣地,徜徉在斯大林公园内,会看到三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木建筑——松花江冷饮店、江畔餐厅和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br />
这些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如孔雀开屏柱头装饰,镂空成羽毛状,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色彩,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颇具梦幻色彩。<br />

夏季的松花江畔是最理想的消暑圣地,徜徉在斯大林公园内,会看到三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木建筑——松花江冷饮店、江畔餐厅和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
这些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如孔雀开屏柱头装饰,镂空成羽毛状,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色彩,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颇具梦幻色彩。

纯化医院坐落在道外区靖宇街和南头道街交口处,这座四层砖木结构建筑建于1920年,前身是同义庆货店。当时日益兴起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中国建筑工匠有着朴素的民俗化审美趣味,将传统装饰的意趣和功用与巴洛克建筑的形式风格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哈尔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殊建筑。这座建筑采用了大量不同形式的壁柱,柱上布满了复杂精美的中国传统装饰色彩的浮雕图案,其被称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杰出代表。<br />
 倏然百年,沧海桑田,道外区的老建筑刻满疲倦、变得颓败,老道外的市井风情却让人魂牵梦绕。2016年开始,以靖宇街为轴线的南北双向街道开始进行棚户改造,部分拆迁工作已经开始,国内最大一片中华巴洛克街区迎来新的命运。<br />
除夕的前一天下起了雪,路上行人车辆稀少,纯化医院对面的街道上还有内部烧着小煤炉的三轮车在拉脚。

纯化医院坐落在道外区靖宇街和南头道街交口处,这座四层砖木结构建筑建于1920年,前身是同义庆货店。当时日益兴起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中国建筑工匠有着朴素的民俗化审美趣味,将传统装饰的意趣和功用与巴洛克建筑的形式风格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哈尔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殊建筑。这座建筑采用了大量不同形式的壁柱,柱上布满了复杂精美的中国传统装饰色彩的浮雕图案,其被称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杰出代表。
倏然百年,沧海桑田,道外区的老建筑刻满疲倦、变得颓败,老道外的市井风情却让人魂牵梦绕。2016年开始,以靖宇街为轴线的南北双向街道开始进行棚户改造,部分拆迁工作已经开始,国内最大一片中华巴洛克街区迎来新的命运。
除夕的前一天下起了雪,路上行人车辆稀少,纯化医院对面的街道上还有内部烧着小煤炉的三轮车在拉脚。

搬迁工作已经开始,曾经热闹非凡的松光胡同已经寂静,只有几家小吃老字号还在经营,如富强大骨棒和老太太烧烤。<br />
烧烤摊的对面就是松光电影院,它经历了八十年代的红火,九十年代因电视和录像普及后的没落,九十年代末成为浴池,后来又先后改做舞厅、录像厅和台球厅,2003年正式关门。<br />
松光电影院门口黑板上的粉笔字迹依稀可以辨认出“松光录像厅上映八部惊险武打枪战生活恐怖录像全天循环开演”、“松光台球”、“停业”。<br />

搬迁工作已经开始,曾经热闹非凡的松光胡同已经寂静,只有几家小吃老字号还在经营,如富强大骨棒和老太太烧烤。
烧烤摊的对面就是松光电影院,它经历了八十年代的红火,九十年代因电视和录像普及后的没落,九十年代末成为浴池,后来又先后改做舞厅、录像厅和台球厅,2003年正式关门。
松光电影院门口黑板上的粉笔字迹依稀可以辨认出“松光录像厅上映八部惊险武打枪战生活恐怖录像全天循环开演”、“松光台球”、“停业”。

在北大六道街上这座建于1936年的基督教道外礼拜堂外观非常朴素,只有建筑顶上的十字架彰显着它的身份。建筑唯一复杂的造型是二层的六扇尖券花格木窗,花窗上装饰有六角形的大卫星。<br />
街区处在搬迁过程中,一位负责这条街道保安的人员正从教堂前走过。

在北大六道街上这座建于1936年的基督教道外礼拜堂外观非常朴素,只有建筑顶上的十字架彰显着它的身份。建筑唯一复杂的造型是二层的六扇尖券花格木窗,花窗上装饰有六角形的大卫星。
街区处在搬迁过程中,一位负责这条街道保安的人员正从教堂前走过。

九道街是这次旧房改造的北端点,在靖宇街和北九道街交口的这栋三层中华巴洛克建筑,曾是银京照相馆,楼体转角部分和檐口上装饰着华丽的浮雕温室,如今墙体已经斑驳。<br />
曾经楼体转角处的顶部有两个硕大的花篮雕塑,里面盛满果实,有石榴、葡萄、桃子等,因其雕饰繁复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014年因这两个花篮年久失修被有关部门拆除,市民不知真相还向媒体反映,一时引起对保护老建筑的关注。<br />
而今年这座老建筑的将随着街区改造而消失,虽然在南二道街到四道街之间已经开发了新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但那些仿旧街区永远都失去了原来的味道。<br />
历史的脚步从不为谁停留,有诞生有消亡有涅槃。有谁留恋怅惘,就只有靠心底的记忆和情感来取暖。<br />
2017年的1月和2月之间,我用华为Mate9记录下这些老建筑的最后影像。

九道街是这次旧房改造的北端点,在靖宇街和北九道街交口的这栋三层中华巴洛克建筑,曾是银京照相馆,楼体转角部分和檐口上装饰着华丽的浮雕温室,如今墙体已经斑驳。
曾经楼体转角处的顶部有两个硕大的花篮雕塑,里面盛满果实,有石榴、葡萄、桃子等,因其雕饰繁复在建筑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014年因这两个花篮年久失修被有关部门拆除,市民不知真相还向媒体反映,一时引起对保护老建筑的关注。
而今年这座老建筑的将随着街区改造而消失,虽然在南二道街到四道街之间已经开发了新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但那些仿旧街区永远都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历史的脚步从不为谁停留,有诞生有消亡有涅槃。有谁留恋怅惘,就只有靠心底的记忆和情感来取暖。
2017年的1月和2月之间,我用华为Mate9记录下这些老建筑的最后影像。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楼于1959年8月28日动工,1965年建成。<br />
主楼为框架结构,属前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俄罗斯建筑风格偏于古典,吸收并折衷了欧洲多种建筑风格,以高大、庄严、神秘的气势取胜。及至进入中国,进一步简约化、世俗化,神秘感及装饰性降低,但宽大、厚重、均衡、庄严以及刺破苍穹的气势犹在。这一同时期及稍后一段时间,哈尔滨几所大学都出现了这种风格的建筑,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各个学校的主楼和标志性建筑。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楼于1959年8月28日动工,1965年建成。
主楼为框架结构,属前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建筑风格。俄罗斯建筑风格偏于古典,吸收并折衷了欧洲多种建筑风格,以高大、庄严、神秘的气势取胜。及至进入中国,进一步简约化、世俗化,神秘感及装饰性降低,但宽大、厚重、均衡、庄严以及刺破苍穹的气势犹在。这一同时期及稍后一段时间,哈尔滨几所大学都出现了这种风格的建筑,并且无一例外地成为各个学校的主楼和标志性建筑。

2017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入口的主冰雕群。<br />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凭借哈尔滨的冰雪时节优势,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br />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每年十二月中旬开始建设,第二年一月五日正式开园。建造冰雕的冰块全部是采自于松花江面的天然冰块,每年的采冰工作也成为了哈尔滨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br />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人,同时它也是这个世界上留存时间最短的、最独特的人造建筑。

2017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入口的主冰雕群。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始创于1999年,是由哈尔滨市政府为迎接千年庆典神州世纪游活动,凭借哈尔滨的冰雪时节优势,而推出的大型冰雪艺术精品工程,展示了北方名城哈尔滨冰雪文化和冰雪旅游魅力。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每年十二月中旬开始建设,第二年一月五日正式开园。建造冰雕的冰块全部是采自于松花江面的天然冰块,每年的采冰工作也成为了哈尔滨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人,同时它也是这个世界上留存时间最短的、最独特的人造建筑。

哈尔滨大剧院广场前一只奔跑的小狗。<br />
哈尔滨大剧院由包含1600座的大剧场和400座的小剧场组成,它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江畔,远远望去,张力十足的曲线结构很像雪峰,与冰城的北国风光默契呼应,它成为了哈尔滨的新地标建筑。<br />
哈尔滨大剧院投运后,这里成为了市民周末休闲的理想场所。<br />
建筑的白色表皮仿佛是会呼吸的细胞,在北国阳光的照耀下发生“光合作用”。大剧院顶部的玻璃天窗最大限度地将室外的自然光纳入室内。自然光洒落在剧场中庭的水曲柳墙面上,凸显了墙体结合当地材料纯手工打造的匠心独运,也使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日光倾泻的通透与空灵。

哈尔滨大剧院广场前一只奔跑的小狗。
哈尔滨大剧院由包含1600座的大剧场和400座的小剧场组成,它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江畔,远远望去,张力十足的曲线结构很像雪峰,与冰城的北国风光默契呼应,它成为了哈尔滨的新地标建筑。
哈尔滨大剧院投运后,这里成为了市民周末休闲的理想场所。
建筑的白色表皮仿佛是会呼吸的细胞,在北国阳光的照耀下发生“光合作用”。大剧院顶部的玻璃天窗最大限度地将室外的自然光纳入室内。自然光洒落在剧场中庭的水曲柳墙面上,凸显了墙体结合当地材料纯手工打造的匠心独运,也使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日光倾泻的通透与空灵。

哈尔滨新音乐厅位于群力新区,拥有大小两个音乐厅。音乐厅极具现代气息,整体造型采用浮游水晶的设计,将外立面设计为多面结晶体,根据自然现象从冰雕结晶中抽取构成元素,与哈尔滨冰雕艺术和群力新区的总体文化理念相一致。<br />
新音乐厅是哈夏音乐会的主会场,也是哈尔滨展现音乐之都魅力的标志性建筑。

哈尔滨新音乐厅位于群力新区,拥有大小两个音乐厅。音乐厅极具现代气息,整体造型采用浮游水晶的设计,将外立面设计为多面结晶体,根据自然现象从冰雕结晶中抽取构成元素,与哈尔滨冰雕艺术和群力新区的总体文化理念相一致。
新音乐厅是哈夏音乐会的主会场,也是哈尔滨展现音乐之都魅力的标志性建筑。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也是哈尔滨市首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桥梁长度6466米,主桥采用自锚式悬索、双塔门式结构体系,主塔高80.5米,是松花江流域最长的跨江大桥。<br />
阳明阳滩大桥的设计造型既有欧式风格,又融入了北方元素,特别是突出了欧式风格的城市特色,大桥将江南江北两岸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完美的融为了一体。<br />
阳明滩大桥下松花江冰封江面上的捕鱼人。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也是哈尔滨市首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全长7133米,桥梁长度6466米,主桥采用自锚式悬索、双塔门式结构体系,主塔高80.5米,是松花江流域最长的跨江大桥。
阳明阳滩大桥的设计造型既有欧式风格,又融入了北方元素,特别是突出了欧式风格的城市特色,大桥将江南江北两岸的建筑风格及文化完美的融为了一体。
阳明滩大桥下松花江冰封江面上的捕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