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亚教堂是代表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地标建筑,如今已经不再行使教堂的功用,这座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周边广场和建筑也成为建筑艺术广场。<br />
索菲亚教堂1932年建成,平面布置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对称布局,十字的每个端点顶部都冠戴小洋葱顶,十字交叉点顶部为巨形洋葱头式大穹顶,成为整个建筑的控制中心,该建筑是深受拜占庭建筑影响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索菲亚教堂是代表哈尔滨城市历史的地标建筑,如今已经不再行使教堂的功用,这座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周边广场和建筑也成为建筑艺术广场。
索菲亚教堂1932年建成,平面布置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对称布局,十字的每个端点顶部都冠戴小洋葱顶,十字交叉点顶部为巨形洋葱头式大穹顶,成为整个建筑的控制中心,该建筑是深受拜占庭建筑影响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

落雪的天气,行人匆匆走在中央大街被白雪覆盖的石板路上,前方的是装饰华丽的圣诞树,身后就是著名的马迭尔宾馆。<br />
马迭尔宾馆原名为马迭尔旅馆,俄文的意为摩登的、时髦的、现代的,音译“马迭尔”,取名正好与以新艺术运动为主的建筑风格一致,1913年建成,位于中央大街与西七、八道街交汇之间。马迭尔宾馆目前还有客房、西餐厅和冷饮厅等经营,宾馆售卖五元一只的马迭尔冰棍常年热销。<br />
马迭尔宾馆当年由俄籍犹太人经营,在1920年哈尔滨有多达两万五千的犹太人。在中央大街和通江街有多座具有欧陆文化特色兼具犹太风格的会堂、宾馆、医院、学校、住宅等建筑,如犹太新旧会堂、犹太中学等。<br />
哈尔滨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当年容留了这些受暴政迫害的犹太侨民。

落雪的天气,行人匆匆走在中央大街被白雪覆盖的石板路上,前方的是装饰华丽的圣诞树,身后就是著名的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原名为马迭尔旅馆,俄文的意为摩登的、时髦的、现代的,音译“马迭尔”,取名正好与以新艺术运动为主的建筑风格一致,1913年建成,位于中央大街与西七、八道街交汇之间。马迭尔宾馆目前还有客房、西餐厅和冷饮厅等经营,宾馆售卖五元一只的马迭尔冰棍常年热销。
马迭尔宾馆当年由俄籍犹太人经营,在1920年哈尔滨有多达两万五千的犹太人。在中央大街和通江街有多座具有欧陆文化特色兼具犹太风格的会堂、宾馆、医院、学校、住宅等建筑,如犹太新旧会堂、犹太中学等。
哈尔滨是一座包容的城市,当年容留了这些受暴政迫害的犹太侨民。

万国洋行建于1922年,原为中国大街商场,后称万国洋行。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主体后退成凹进式院落,以腰线划分上下层,底层开落地窗,屋檐上为古典式栏杆,屋顶冠以法式方座穹顶,外墙装饰简洁、线条流畅。<br />
如今这座商场里售卖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商品,外墙上挂着仿俄罗斯套娃的装饰品。

万国洋行建于1922年,原为中国大街商场,后称万国洋行。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筑主体后退成凹进式院落,以腰线划分上下层,底层开落地窗,屋檐上为古典式栏杆,屋顶冠以法式方座穹顶,外墙装饰简洁、线条流畅。
如今这座商场里售卖俄罗斯风格的特色商品,外墙上挂着仿俄罗斯套娃的装饰品。

中央大街周边散布着各种俄式西餐厅,除了在著名的华梅西餐厅去品尝火烧里脊、奶油鸡脯等俄式大菜外,还可以到一些小的西餐厅安静的品尝一杯咖啡,吃更具家常特色的土豆泥、肉饼和酸黄瓜。

中央大街周边散布着各种俄式西餐厅,除了在著名的华梅西餐厅去品尝火烧里脊、奶油鸡脯等俄式大菜外,还可以到一些小的西餐厅安静的品尝一杯咖啡,吃更具家常特色的土豆泥、肉饼和酸黄瓜。

在道里区通江街和红霞街街角有一栋红白相间的阿拉伯风格建筑,被称为鞑靼清真寺也叫土耳其清真寺。方形主体突起高高的宣礼塔,尖券拱形高窗,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征。<br />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身为白匪军官和士兵的鞑靼人来到哈尔滨,哈尔滨成为整个东亚鞑靼人的领导中心。1922年为纪念鞑靼人祖先信奉伊斯兰教1000周年修建此教堂。<br />
彼时通江街除了鞑靼人,还聚居着大群的犹太人,离整个建筑一街之隔就是犹太中学和犹太老会堂。犹太人和鞑靼人比邻而居,毛拉的宣礼声和拉比的祈祷声共同回荡在街区,哈尔滨那时真是一座自由信仰之城。<br />
一对情侣正在教堂前拍照留念。

在道里区通江街和红霞街街角有一栋红白相间的阿拉伯风格建筑,被称为鞑靼清真寺也叫土耳其清真寺。方形主体突起高高的宣礼塔,尖券拱形高窗,体现了伊斯兰建筑的特征。
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身为白匪军官和士兵的鞑靼人来到哈尔滨,哈尔滨成为整个东亚鞑靼人的领导中心。1922年为纪念鞑靼人祖先信奉伊斯兰教1000周年修建此教堂。
彼时通江街除了鞑靼人,还聚居着大群的犹太人,离整个建筑一街之隔就是犹太中学和犹太老会堂。犹太人和鞑靼人比邻而居,毛拉的宣礼声和拉比的祈祷声共同回荡在街区,哈尔滨那时真是一座自由信仰之城。
一对情侣正在教堂前拍照留念。

夏季的松花江畔是最理想的消暑圣地,徜徉在斯大林公园内,会看到三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木建筑——松花江冷饮店、江畔餐厅和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br />
这些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如孔雀开屏柱头装饰,镂空成羽毛状,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色彩,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颇具梦幻色彩。<br />

夏季的松花江畔是最理想的消暑圣地,徜徉在斯大林公园内,会看到三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木建筑——松花江冷饮店、江畔餐厅和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
这些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其木柱外廊的如孔雀开屏柱头装饰,镂空成羽毛状,饰以金色、蓝色等绚丽色彩,错落的屋顶、精致的装饰、典雅的色调在恬静的自然风光中颇具梦幻色彩。

冰封的松花江面上一位女士凝望着平行矗立的新旧两座江桥,如同凝望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br />
前面的老江桥就是1903年正式通车的中东铁路滨州铁路大桥,运营了一百一十一年后,于2014年4月9日正式退役,同时与旧桥相邻的崭新的城际高铁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正式投入使用。<br />
老江桥与哈尔滨这座城市同龄,它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这座桥见证了哈尔滨作为远东文化经贸中心的诞生和飞速成长,见证了清末、民国、日伪时期和新中国哈尔滨的历史变更。<br />
如今老江桥和桥头附属建筑已经改建为中东铁路公园和主题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

冰封的松花江面上一位女士凝望着平行矗立的新旧两座江桥,如同凝望这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
前面的老江桥就是1903年正式通车的中东铁路滨州铁路大桥,运营了一百一十一年后,于2014年4月9日正式退役,同时与旧桥相邻的崭新的城际高铁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正式投入使用。
老江桥与哈尔滨这座城市同龄,它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铁路桥,也是哈尔滨第一座跨江桥。这座桥见证了哈尔滨作为远东文化经贸中心的诞生和飞速成长,见证了清末、民国、日伪时期和新中国哈尔滨的历史变更。
如今老江桥和桥头附属建筑已经改建为中东铁路公园和主题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